肩膀僵硬怎麼放鬆?釋放緊繃感的5方法,專家教你找出真正原因!
身體智慧護脊團隊撰寫、脊椎力學專家鄭雲龍老師審稿
早上醒來肩膀僵硬卡卡、工作久了肩膀繃得像石頭、沒事就一直揉肩膀,這些動作你是不是也默默上身了?肩膀酸痛是什麼原因?不同痛的位置又代表什麼?摸到肩膀有硬塊該看什麼科?本篇文章由脊椎保健教育領導品牌「身體智慧」帶你一次搞懂肩膀緊繃原因、緩解方法,並教你幾個在家也能做的肩膀放鬆動作,處理肩膀痠痛不再是難事!
肩膀緊繃、酸痛總是反覆?常見 6 原因一次整理
肩膀緊繃原因 1: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
當身體長時間維持在某個固定姿勢時,肩頸肌群會處於持續收縮出力的靜態負荷狀態,久了便會出現僵硬疲勞的不適感。肌肉若長時間不活動,也會影響血液循環與肌肉代謝,讓僵硬、緊繃的感覺反覆出現。
肩膀緊繃原因 2:姿勢不良
脊椎力學專家鄭雲龍老師提醒,長期姿勢不良,如駝背、圓肩、聳肩、頭部前傾,會導致讓肩胛穩定度下降、肩頸壓力天天累積,造成疼痛與不適。
肩膀緊繃原因 3:壓力與情緒緊張
肌肉緊繃也和焦慮與緊張的情緒有關係。當人處於壓力情境中,身體會啟動一種「防禦性用力」的反應,像是肩膀內縮、下巴緊咬、呼吸短促等,肩膀就會越來越僵、越來越痠。
肩膀緊繃原因 4:缺乏運動與肌肉支撐
缺乏運動會導致肩膀周圍的核心肌群力量不足、失去彈性,無法有效支撐肩胛穩定,身體就會用錯地方出力進行代償。久而久之肩膀肌肉變成主力扛壓的地方,肌肉便會越來越繃。
鄭雲龍老師強調「該用力的地方要能出力、不該出力的地方要能放鬆」,才能讓肩膀恢復協調與活動彈性。
肩膀緊繃原因 5:日常動作使用不當
低頭滑手機、打羽毛球、提東西靠手臂硬撐、側背重包包、或夾手機講電話,這些看似日常的動作,肩膀卻經常被拉扯,要是用力方式錯誤,就會讓肌肉出現張力不平衡而出現僵硬感,嚴重甚至造成肌肉拉傷。
肩膀緊繃原因 6:疾病症狀
有些肩膀緊繃的問題也可能與身體疾病有關,如肩周炎、脊椎側彎、頸椎退化,或頸部肌肉急性拉傷(落枕)等狀況,都可能導致肩膀痠痛不適。想進一步瞭解可以參考另一篇文章肩頸酸痛的主因?3個頸椎痛的症狀解答
如果你發現肩膀緊繃已經延伸到手臂、伴隨麻感或刺痛,或是怎麼休息都無法緩解,這時就要留意是否是「神經相關」的肩痛。此時應盡早諮詢專業醫師,釐清病因及時治療。
肩膀出現僵硬硬塊是什麼?從肩痛位置看身體透露什麼訊號
肩膀出現硬塊的主因是肌肉與筋膜長期過度使用或姿勢不良所造成的變化,按壓時常伴隨痠痛與腫脹感。這種情快可以透過日常調整姿勢、避免過度使用、溫和的放鬆運動來觀察是否有所改善。
專家鄭雲龍老師長年研究動作與身體結構的關係,指出像富貴肩、水牛肩這種常見的肩膀突出現象,是因為肌肉筋膜變得厚實,加上關節不穩定,周圍肌群會為了保護該區域而持續攣縮,長期下來就形成明顯的僵硬感或塊狀隆起。
不過,當你發現肩膀硬塊伴隨劇烈疼痛、紅腫變大、活動受限等,就不能單純視為肌肉問題,應盡早就醫請專業醫師評估治療。
那麼不同的肩膀痛點又分別代表什麼?下面幫你整理常見肩痛位置對應的可能原因:
疼痛位置 |
可能原因 |
常見情境 |
肩膀外側 |
肩峰下滑囊炎、肩夾擠症候群 |
長期側睡、圓肩、過度提重物、健身或游泳 |
肩膀前側 |
二頭肌肌腱炎、胸肌緊繃 |
常做重複推拉動作、搬重物 |
肩膀後側 |
肩胛下肌、菱形肌勞損、頸椎疾病 |
長期駝背低頭、背部代償發力、頸椎退化 |
肩膀頂部 |
肩鎖關節發炎、滑囊炎 |
長期聳肩用力、講電話夾手機、外傷 |
肩胛骨內側 |
肩胛穩定肌無力、筋膜緊繃 |
長時間駝背、滑手機、背部肌肉緊繃 |
肩膀硬塊 |
肌筋膜結節、局部沾黏 |
長期過度使用、壓力大、肩頸循環不良 |
肩膀痠痛的成因多樣,每個人的狀況不盡相同,可能涉及肌肉、筋膜、神經、關節等不同組織,疼痛位置只能作為初步參考,勿自行斷定病情,實際病因仍需由專業醫師進行詳細診斷與評估。
肩膀僵硬看什麼科?什麼情況需要就醫?
如果肩膀的不適感持續存在、休息後仍未改善,或你無法判斷問題出在哪裡,建議可先就醫掛號復健科或骨科,不論是大型醫院或專科診所都能提供初步評估與檢查。
若經診斷後發現症狀可能與神經壓迫有關,則可能需要轉診至神經內科來協助進一步診治。
肩膀痠痛怎麼處理?專家推薦這 5 方法
肩膀痠痛有多種方式可以幫助舒緩,身體智慧創辦人鄭老師建議,透過正確姿勢調整、筋膜伸展運動和左右對稱的肌肉訓練,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和筋膜放鬆,找回輕鬆雙肩!以下整理 5 個實用方向,讓你更了解自己可以怎麼開始照顧肩膀健康。
-
注意日常姿勢
良好姿勢意味著肌肉、關節和韌帶能正常且自然地運作,身體才會省力又順暢,連內部器官都能在正確位置各司其職。而長期姿勢不良不僅身體容易痠痛,也會影響你的體態和氣質,外表印象大打折扣。下面分享幾個常見姿勢問題:
-
長時間滑手機、用電腦低頭彎背、頭前傾
→ 保持螢幕與眼睛平行、手機抬高至視線水平,避免低頭太久
-
辦公時手臂懸空打電腦、肩膀自動聳起
→ 可使用手肘支撐墊,或調整椅高與桌面,使手自然平放、肩膀放鬆
-
久坐不自覺駝背、久站不活動
→ 每 30 分鐘起身活動一下肩膀與脊椎,做簡單伸展
-
習慣背側背包或提重物只用同一邊手
→ 建議雙肩背、左右手輪流使用,並避免提過重物品太久
-
開車或騎車時,長時間聳肩緊握方向盤貨車把
→ 建議將肩膀自然下沉、背部貼穩椅背,手臂放鬆地握住方向盤
-
睡覺時習慣側睡、壓手,或枕頭高度不適、肩膀懸空
→ 仰睡選擇不宜過高、能填補頸部曲線的枕頭,側睡者則需更具支撐力的枕頭
-
壓力與呼吸管理
想要放鬆肩膀,先從呼吸和休息開始。因長期壓力或緊張情緒會讓交感神經過度活躍,會不自覺憋氣、呼吸急促,肩頸便成為壓力的集中地。除了適當休息,透過練習腹式呼吸,鼻子吸氣嘴吧吐氣的方式能將呼吸重心轉移至腹部,讓肩頸獲得放鬆機會。
-
伸展與訓練
伸展雖然能讓緊繃的肌肉暫時放鬆、活動度變好,但若缺乏肌群沒力支撐,痠痛還是會反覆出現。所以除了做放鬆筋膜的伸展運動,也要加入基礎肌力訓練,如訓練下斜方肌、前鋸肌、核心穩定等,才能真正幫肩膀找回穩定與平衡。
-
熱敷按摩
肩膀痠痛常與肌肉緊繃有關,而熱敷和按摩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協助肌肉釋放壓力,減少肩部的負擔。
肩膀僵硬可以按摩嗎?以下 3 情況不建議按摩與熱敷!
-
肩膀有明顯腫脹、發炎或剛受傷時
-
不明原因的劇烈疼痛、燒灼感、神經刺痛
-
皮膚有傷口、濕疹、感染等情形
-
工具輔助
肩頸熱敷墊、滾筒、筋膜球等工具,可作為平時放鬆肩膀、舒緩緊繃感的輔助方式。使用時應避免過度用力或頻繁使用,以免造成肌肉反效果的疲勞或刺激。
如何放鬆肩膀?可以自己改善肩膀僵硬嗎?跟著鄭老師動一動
放鬆肩膀第 1 招:展翅飛翔,活動肩脥骨
-
先手掌手肘合併,往天花板方向延伸
-
延伸過程中手肘會自然分開到耳朵兩旁,注意不要聳肩,雙手慢慢打開呈 V 字型
-
接著緩慢移動呈 U 字型,最後成 W 字型
放鬆肩膀第 2 招:肩脥伸展
-
雙手抓緊,先吸一口氣
-
吐氣時往背後慢慢推,做出拱背的動作
-
回正時吸氣,反覆做 6~8 次
放鬆肩膀第 3 招:雙肩環繞
-
雙手握拳,吸氣時手肘往上延伸朝向正前方
-
慢慢往上,夾肩、打開挺胸
還有更多肩頸放鬆的伸展動作,可以 點此影片 觀看!
讓專家帶路,從身體智慧出發,開啟自主健康新生活!
「身體智慧」品牌是由脊椎保健達人鄭雲龍創立的健康教育機構,「疾病管理靠醫療,健康促進靠自己」,身體智慧致力於協助人們透過精準的動作控制與正確的生活習慣,長效改善身體狀況。課程融合了筋膜科學、動作控制訓練與生活實踐,提供系統化的學習內容,從根本改善動作效率與身體感受,不只是提升運動表現,更是為長期健康打下基礎。
課程了解:強背訓練營
學員心得:2天見證脊椎保健的奇蹟:「強背運動」讓醫生超吃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