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胛骨酸痛怎麼辦?膏肓痛常見症狀與舒緩肩背痠痛方法報你知
身體智慧護脊團隊撰寫、脊椎力學專家鄭雲龍老師審稿
肩胛骨酸痛怎麼辦?相信許多人日常生活中會有「膏肓痛」,肩胛骨酸痛原因除了姿勢不良、肩胛骨拉傷外,要特別注意右肩胛骨下方疼痛症狀!本篇除了說明常見症狀,也提供肩胛骨酸痛舒緩方式參考,讓讀者在日常生活中都能做好肩胛骨酸痛伸展,同時提供肩胛骨酸痛按摩穴道建議,讓你肌肉放鬆與伸展,同時保持肩頸血液正常循環,最後若舒緩與按摩依舊無法改善,建議尋求專業的醫療資源,文末一併分享肩胛骨酸痛看哪科的判別方式,現在我們趕緊來往下瞭解肩胛骨酸痛。
肩胛骨酸痛常見症狀
上背肩胛骨內側旁邊位置即是「膏肓處」,有一條背肩胛神經通過,背肩胛神經負責控制提肩胛肌肉與菱形肌,使我們可以做出上舉與內夾的動作,當我們低頭使用3C產品、頸部不自覺往前,會壓迫頸椎,進而造成肩頸痠痛、肩頸僵硬、上背肌肉的不舒服,肩胛骨痠痛常見的症狀包含以下:
1.膏肓位置時常有疼痛的感覺
2.頸部痠痛,時常感到僵硬
3.不只頸部痠痛,近期感受到疼痛感甚至擴散到上背
若有以上類似情況,可考慮尋求醫師專業評估。
肩胛骨酸痛原因
造成上背痛的原因有諸多,最常見是肌肉拉傷,此時會發現手臂活動度受限、上舉可能會有劈啪聲,或者膏肓處有劇痛、疼痛感明顯持續。
常見原因:肩胛骨拉傷
大部分都是因為背肩胛神經夾擠結構造成,比如長期聳肩造成頸前肌肉過度使用,骨頭夾擠而受傷,長期駝背、肩部肌肉緊繃、向前傾的圓肩姿勢,不斷拉扯斜方肌與菱形肌的肌肉,若是工作與生活又遇上會反覆抬高手臂,就容易患肩夾擠症候群。
右肩胛骨下方疼痛要留意
儘管腰痠背痛是現代人常見的狀況,但也不可輕忽身體疼痛的訊號!若遇到背部反覆疼痛、持續一段時間、固定位置,建議去做個簡單檢查。背部肌肉疼痛可能是單純肌肉緊繃、筋膜沾黏等,也可能會是內臟出問題,因體內神經緊密連接、互相影響。
比如肩胛骨疼痛伴隨著胸悶,通常會建議檢察心臟是否有狀況。或是右肩胛骨下方疼痛偶爾疼痛、偶爾不疼,疼痛同時有一些肌肉拉扯感,疼痛持續不明,除了肌肉問題,也可能與身體其他系統有關,建議尋求醫師檢查以釐清病因。
肩胛骨酸痛舒緩 2 撇步
脊椎與肩胛骨中間的大片肌肉為菱形肌,如果長期彎腰駝背、坐姿不端正會導致菱形肌肉一直被拉長,肌肉長期維持拉長的狀態就容易導致緊繃並疲乏,進一步造成肌肉痠痛。當肩頸突然出現疼痛狀況,可先嘗試伸展運動來放鬆過度緊繃的肌肉。
肩胛骨酸痛伸展從 2 處著手
1 放鬆菱形肌
建議在家中準備一顆按摩球,找到家中一面較空白的牆,身體背對牆直接站立,將按摩球放在背部肌肉與牆的中間,位置壓在肩胛骨內側肌肉,由菱形肌下方開始按壓來放鬆疼痛點,按摩球可先在脊椎與肩胛骨中間左右滾動,找到疼痛點後,將按摩球壓在疼痛點約 30 秒鐘,一個疼痛點結束再往菱形肌上方持續按壓。
要特別注意,按摩球放鬆要按壓在肌肉上,不能把按摩球放在肩胛骨上按壓,會讓骨頭受傷。
2 伸展肩頸
以伸展肩頸右側為例,先腰桿要挺直坐在椅子上,將左手放到你的右肩上,右手放到左手腋下正下方,大概是在肋骨的位置。
我們腰部保持不動,讓左手出點力,把整個上半身慢慢往左下方帶過去,此時會感覺到右邊肩胛骨有被拉開的感覺,要有痠痠、被伸展的感覺,肩頸才能拉伸開來,維持這個姿勢大概15秒,記得不要憋氣,時間到了之後換邊,同樣的動作再來一次、放鬆左側肩頸。
肩胛骨酸痛按摩穴道 4 處,保持身體循環健康
除了伸展之外,按摩穴道也可以幫助肩頸的血液正常循環,讓肌肉不因缺血而僵硬,底下這4個穴道可做為日常保健來按摩。
1 風池穴
先摸到自己的耳垂、由耳垂水平往頸部頭骨摸去,會摸到頸部兩條大筋外緣的陷窩,用指腹輕輕按摩推開。
2 中府穴
先找到鎖骨、從鎖骨外側往下大約一橫指的距離,在往外側一些、按壓靠近肩膀與胸肌交界的地方,會有微痠脹感即是中府穴的位置。
3 肩外俞穴
首先找到第一胸椎棘突,摸到頸部向下第一個突起的脊椎骨,用四指併攏往左右向外的位置,即是肩膀與肩胛骨交界的內側高點,按壓一樣會有痠脹感。
4 手三里穴
先找到「曲池穴」,將手肘彎曲外側那個皺摺末端凹陷處即是,由曲池穴往下(遠離身體方向)大約三橫指寬的位置,在前臂外側肌肉隆起的地方按壓。
肩胛骨酸痛看哪科?
一般來說進行以上舒緩與按摩方式、甚至改善姿勢,可以使肩胛骨痠痛得到舒緩、逐漸改善疼痛情形,但若一周內症狀持續未見改善、且同時伴隨某些症狀出現,建議尋求進一步的專業醫療資源,以下症狀或時機點提供建議,若無法判斷自身屬於哪種情況,不妨先尋求家醫科來進行評估。
有受過外力撞擊或者身體有外傷:建議前往「骨科」
骨科基本上是透過 X 光進行影像檢查,確認身體是否有骨裂或骨折。當遇到車禍、跌倒撞傷導致肩頸、上背出現疼痛感,找骨科尋求專業的醫療諮詢確認頸椎有無骨折等。
肌肉持續性疼痛:建議前往「復健科」
復健科可處理身體各種軟組織的問題,比如肌肉、筋膜、肌腱、韌帶等。現代人3C不離手,大部份肩頸問題都來自於長期的姿勢不良,造成肌肉與身體軟組織發炎、產生持續疼痛感,復健科醫師可根據病患情況提供專業評估與建議,有時會依醫療需要開立相關處方藥,協助改善不適。
麻木、疼痛無力:建議前往「神經科」
除了姿勢不良引起身體發炎之外,也可能疼痛是來自於神經的過度敏感,神經科醫師進行專業的診斷後可提供神經安定劑,改善神經過度興奮的狀況。
無法改善、也找不出原因:建議前往「疼痛科」
復健科匯集了骨科、復健醫學及神經科等專科醫師,對於人體疼痛的診斷與治療具備全方位的專業能力。因此,無論是急性或慢性的疼痛,或是長期找不到原因、久治不癒的疼痛問題,疼痛科都能提供全面性的評估,能協助釐清是否由姿勢不良、神經受損或骨骼損傷引起,並進一步提供合適、有效的治療方案。